2009年12月30日星期三

从《学校在窗外》看大马教育

Photobucket




《学校在窗外》是台湾黄武雄先生的著作。黄武雄先生是台湾社区大学的创办人和教改的先驱者。除专业论著外,还著有《学校在窗外》、《童年与解放》、《黑眼珠的困惑》、《台湾教育的重建》、《老师,我们去哪里?》等书。

在《学校在窗外》一本书中,黄武雄先生提及了近十年台湾的教育改革状况和他的教改理念和方法。身为教改先驱者,黄先生发现虽然推动教改这么多年,但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台湾唯有通过社区运动,大众的醒觉与参与才能解决台湾教育面对的问题。

从黄先生所提及的问题和教改内容,我发现我国和台湾一样面对着相同的问题。在此,我举例几个本人认为较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本人视野和观察能力有限,所以,我所提及的大马教育,是我所观察到的大马教育。它可能和现实的大马教育会略有不同。

第一, 套装知识

套装知识帮助人取得文凭,谋求出路,但却无助于人的知性成熟。人的知性成熟,需要学习者通入前人文明创造活动的深度经验中,但抽离个人特殊经验的套装知识通常只提供知识的骨架,没有血肉。这便是为什么今日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能力常受诟病的原因。
pg90

只懂得知识骨架(套装知识)的人,对所学理论和知识了解并不深或全面。他们只懂得套用。所以,所学知识无法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黄先生认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让人的知识变得成熟,也就是变得更加的全面和深入。但是,若学校教导的是套装知识的话,学生的学习变得零散。他们无法将知识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学生变成了只会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问题的人。这无形中造成了人们崇拜理论,崇拜专家,把专家说的话当成是真理。这种崇拜或说迷信将会阻碍人们去寻找新知,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也会因为套装教育而停待不前。

在谈到套装知识和感知知识时,黄武雄先生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要点。黄先生认为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经验的发展是通过个人的旧有经验为基础,然后运用抽象能力将没体验过的知识与经验与旧有的知识与经验相结合。身为教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别能力,而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学习。

第二, 精英教育

谈到“所有的学生”。脑海中自然会浮现“有可能吗?”在这竞争激烈,弱肉强食的世界里,靠实力来脱颖而出是理所当然的事。按理来说,这说法没错,不过,若我们把它和教育挂钩时,我们就会发现这想法需要斟酌一番。教育的对象不应该只限于精英,而是全人类。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教育。

按照人类的思维模式,智慧并非直线式向前发展的。很多时候,智慧会处于徘徊或退步的过程,不过这只是一个过程,当他过了这过程后,他就会取得进步。所以,学校的教育不应该只专注在精英的身上,而是应该放在开发人类的潜能。在教育里,我们不应该有“淘汰”或“放弃”这两个词汇。反之,我们必须相信,虽然每个人的智力和能力不同,但是他们都会成长,都会有能力进步。其实,学生就好像植物般,虽然同为植物,但不同种类的植物所需要的成长时间不同,结出的果子也不同。我们不能说因为龙珠果的价钱高,开花结果的时间短就认为它比榴莲或其它水果植物来得好。农夫们会根据植物的所需和成长方式来种植植物,并耐心的等待和坚信它开花结果的一天。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必须根据学生们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然后耐心等待学生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第三, 民众醒觉

回归现实,在现今教育,特别是华小教育,我们都知道华小是采用大班大校的方式。在一班里会有20、30或更多的学生。在这样的大班里,老师的主要工作变成了维持班上的秩序。文书上那些繁琐的工作也需要老师来处理。在这样的环境低下,教师根本没有办法和没有时间来进行因材施教。就这样,一日复一日,老师的教育理念开始被动摇,随之破灭。最后,教师变成行尸走肉,为了教书而教书。

教师变成行尸走肉是他们的错吗?我们不能责怪他们,因为他们也是身不由己。那么,我们要怎样子去解决这问题,为我们的教育带来曙光?

在马来西亚,我们都知道办华文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许多先贤如林连玉先生就为华教奋斗了一生。为了华教,就算林连玉先生丢失了工作,三餐不饱,生命受到威胁,林连玉先生依旧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他秉持者作为老师,作为华人的责任,为办华校,办母语教育而奋斗。也因为有林连玉和其它先贤的坚持,我们才会有今天的华文教育。

与林连玉先生那时代相比,我们会发现现今华教状况会比以前好得多,但并不是最好。若我们一不小心,华文教育随时有可能会毁于我们这一代。所以,身为华人,身为华社的一份子,我们是否也应该像林连玉先生一样,秉持着发展华文教育的精神,为我们的后代子孙的教育而努力。

在现今社会,由于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所以很多的人都失去的警觉心。所以,若我们想要为我们的后代子孙的教育而努力的话,我们需要的,并不只是老师、教育学家和政党们的努力,而必须是整个华社和社会的努力。

为了华文教育的质量和质地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方面,整个华社必须要留意大马政局和政策。像最近这几周,政府就提出了用国语(马来文)教导新课程《我的国家》、面试官在录取教师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要求临教表演京剧、规定华小需要筹足80%经费才可建校、在华小(单指柔佛州而已)欠缺800位华文师资时,派遣100名不谙华文教师到华小执教等等打压华小的政策、在第九大马计划拨给各源流小学的款项中,华小只获得3%的拨款(若每年获得第九大马计划下的平均教育拨款,在2007年,每位国小生获得391令吉,华小生和淡小生分别获得44令吉和231令吉。)等不公平和打压的政策。身为大马华社的一份子,我们必须要留意大马政局,然后通过投票或其他的管道如广播或博客等地方发表我们的意见给执政者。若身为华社的我们不去理会我们的教育,而把教育的责任推给马华之类的政党时,我们会发现就算这些政党有心想要维持和发展华文教育,他们也会变成有声无力之辈。当权者不会去理会他们的提议与意见。

第二方面,除了从上到下的政府政策外,我们也必须从下到上,从学校教育做起,把基础打稳。谈及学校教育,人们自然会认为学校教育的负责人是老师、校长和董事部之类的相关人士。所以,家长和社会人士把自己置身之外。在这样教育环境底下,家长从学生的作业量和考试成绩来断定孩子所学。如上所说,学生的成长如同植物的成长。每个人的成长时段不同。我们不能针对学生某一时段的学习来断定他的能力。况且,作业量和考试成绩并不能反应学生所学。它们只不过是一种数量,而这些数量并不代表学生所学知识和思维水平。例如,某位学生在考试前刚好做到了和考试内容相同的问题,那他的考试成绩自然会比较高。可是,这学生所得的成绩能代表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水平吗?所以,若家长真的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那么他们就得踏入校园,了解并帮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

这里所指的了解指的是通过某些管道去知道学生如何学习和学些什么。例如,在指定日,和老师进行交谈,这就好像家庭采访般,只不过是家长化被动为主动而已。只有知道学生在学校的所学和学习方式,家长才能在学校之外的时间有效地引导孩子学习。除了知道和引导学生学习外,家长也可以和学校合作,成为学校的一份子。例如,家长可通过布置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个舒适和优美的环境学习或与校方办一些亲子学习或烹饪之类的生活技能课程,那么,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学校的学习气氛会因此而变得更加人情味,学生学习更加生活化。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范围将会扩展,而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

以上纯属小弟的一些看法。若所说有误或不全面之处,有待大家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