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课万人”自媒体视野下的小学“新常态习作”教学研讨观摩会,周一贯老师和薛根老师提到:
周一贯:作文是生活的存在和表现,一种真实生活的需要。
薛法根:写作贯穿于学科,让写作进入儿童生活,解决儿童对写作的看法,也达到有目的性观察生活的练习。
管建刚老师于《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写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根据以上三位的看法,儿童写作源于生活,来自童心。儿童感受生活,通过文笔发表看法和表达感受,通过文字与人交流,达到生活化写作的目的。依此方式的写作,儿童在写作过程中体悟到写作的意义(写作意识),享受写作的乐趣。
为达到源于生活的写作,选材和教学设计积极关键。以作前指导,先教后写的教学方式为前提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选择贴近儿童“真实”生活和符合儿童兴趣的题材,让学生有话有文可写。何为“真实”生活,何为符合儿童兴趣的题材?举例:学生在生活中和朋友闹了别扭,心情非常低落,此时让他以此事件写作,通过文笔抒发情感,这是“真实”生活的写作;学生没与朋友闹别扭,偏要求他假设和朋友闹别扭时会有什么感受和怎么做,这就是“伪”生活。
书写“真实”生活和感受时,学生心理是欢愉的,无拘束的,文字表达是流畅,写作一气呵成。这点可以从我学生作品中得以证实。依此写作方式写作的学生,清楚与了解写作的目的。写作不再是为老师服务,而是为表心声。为师者,仅需在学生写作不足之上,加于指点即可。
纵观“千人万课”的写作教学设计,部分教师忽略了写作源于生活的根基要求。他们写作教学目的是以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与技能为出发点。以诸向阳老师《言为心声》教学设计为例。诸老师以《特殊的葬礼》为范文,要求学生以此内容书写演讲稿,随后提出了做事不能看表面,必须多角度的观察。习写演讲稿,对于高年级学生并没问题,但选择与儿童生活无关,要求学生说大道理的写作训练,出现了忽视儿童和选材错误的问题。题为《言为心声》中的“心”在此,应该指向诸老师本人,而非学生。
除了选材问题,中国老师的习作教学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文中有“道”,道德的道。写作和“道”脱不了关系。如此的写作要求,拘束了学生的写作自由,封锁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意识,导致学生不能我手写我心,而要写大人中听的话。
卢梭在《埃米尔》一书提到: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个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我宁愿让一个孩子到十岁的时候长得身高五尺而不愿他有什么判断的能力。事实上,在这种年龄,理性对他有什么用处?他阻碍着体力的发展,儿童是不需要这种阻碍的。”
我非常赞同卢梭的看法。儿童自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大人们要求儿童拥有他们一样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是不当的。
如同周一贯老师所言,作文是生活的存在和表现。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言不由衷,言非心生的写作无法触及学生的心声,让写作与学生生活脱离了关系。如此写作看似育人,其实是压抑学生的情感,封闭学生的思考,埋藏学生的问题,造成一个个满口道德的人。
回顾四天的观摩会,郭史光宏老师的《好神奇的小石头》、李斌老师的《晒童年》、何捷老师的《熟悉的一件事》、李维勇老师的《小蚂蚁历险记》、蒋军晶老师的《流浪狗之歌》、雪野的《蜗牛们》习作课让我赞叹;王崧舟老师的“作文教学三问、周一贯老师的在‘自媒体’视野下的习作课改新常态”、薛瑞萍老师的“对连续、完整、真实的追求”、薛法根老师的“‘读与写’的深度学习”、郭史光宏老师的“我手写我心——让写作回归生活”、汤素兰老师的“用审美的眼睛和耳朵寻找‘好’的儿童文学——兼谈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的报告让我深思、陈金铭老师的思辨能力让我佩服;未列于以上名单的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报告让我思考。
回归日常教学课堂,我该如何贯穿作文是生活的存在和表现于作文教学之中?仅是喊喊口号,并不能达成。如何有策略,一步步引领儿童踏上写作既生活存在与表现是我今后必须思考与执行的。
感谢郭史光宏的推荐、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给予的机会与千课万人上的每一位老师与教授的分享。这堂精神之旅让我获益良多,也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发现自己必须努力的方向。感恩。
【中】管建刚著:《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法】卢梭著:《埃米尔》,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1页。
周一贯:作文是生活的存在和表现,一种真实生活的需要。
薛法根:写作贯穿于学科,让写作进入儿童生活,解决儿童对写作的看法,也达到有目的性观察生活的练习。
管建刚老师于《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写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根据以上三位的看法,儿童写作源于生活,来自童心。儿童感受生活,通过文笔发表看法和表达感受,通过文字与人交流,达到生活化写作的目的。依此方式的写作,儿童在写作过程中体悟到写作的意义(写作意识),享受写作的乐趣。
为达到源于生活的写作,选材和教学设计积极关键。以作前指导,先教后写的教学方式为前提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选择贴近儿童“真实”生活和符合儿童兴趣的题材,让学生有话有文可写。何为“真实”生活,何为符合儿童兴趣的题材?举例:学生在生活中和朋友闹了别扭,心情非常低落,此时让他以此事件写作,通过文笔抒发情感,这是“真实”生活的写作;学生没与朋友闹别扭,偏要求他假设和朋友闹别扭时会有什么感受和怎么做,这就是“伪”生活。
书写“真实”生活和感受时,学生心理是欢愉的,无拘束的,文字表达是流畅,写作一气呵成。这点可以从我学生作品中得以证实。依此写作方式写作的学生,清楚与了解写作的目的。写作不再是为老师服务,而是为表心声。为师者,仅需在学生写作不足之上,加于指点即可。
纵观“千人万课”的写作教学设计,部分教师忽略了写作源于生活的根基要求。他们写作教学目的是以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与技能为出发点。以诸向阳老师《言为心声》教学设计为例。诸老师以《特殊的葬礼》为范文,要求学生以此内容书写演讲稿,随后提出了做事不能看表面,必须多角度的观察。习写演讲稿,对于高年级学生并没问题,但选择与儿童生活无关,要求学生说大道理的写作训练,出现了忽视儿童和选材错误的问题。题为《言为心声》中的“心”在此,应该指向诸老师本人,而非学生。
除了选材问题,中国老师的习作教学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文中有“道”,道德的道。写作和“道”脱不了关系。如此的写作要求,拘束了学生的写作自由,封锁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意识,导致学生不能我手写我心,而要写大人中听的话。
卢梭在《埃米尔》一书提到: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个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我宁愿让一个孩子到十岁的时候长得身高五尺而不愿他有什么判断的能力。事实上,在这种年龄,理性对他有什么用处?他阻碍着体力的发展,儿童是不需要这种阻碍的。”
我非常赞同卢梭的看法。儿童自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大人们要求儿童拥有他们一样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是不当的。
如同周一贯老师所言,作文是生活的存在和表现。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言不由衷,言非心生的写作无法触及学生的心声,让写作与学生生活脱离了关系。如此写作看似育人,其实是压抑学生的情感,封闭学生的思考,埋藏学生的问题,造成一个个满口道德的人。
回顾四天的观摩会,郭史光宏老师的《好神奇的小石头》、李斌老师的《晒童年》、何捷老师的《熟悉的一件事》、李维勇老师的《小蚂蚁历险记》、蒋军晶老师的《流浪狗之歌》、雪野的《蜗牛们》习作课让我赞叹;王崧舟老师的“作文教学三问、周一贯老师的在‘自媒体’视野下的习作课改新常态”、薛瑞萍老师的“对连续、完整、真实的追求”、薛法根老师的“‘读与写’的深度学习”、郭史光宏老师的“我手写我心——让写作回归生活”、汤素兰老师的“用审美的眼睛和耳朵寻找‘好’的儿童文学——兼谈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的报告让我深思、陈金铭老师的思辨能力让我佩服;未列于以上名单的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报告让我思考。
回归日常教学课堂,我该如何贯穿作文是生活的存在和表现于作文教学之中?仅是喊喊口号,并不能达成。如何有策略,一步步引领儿童踏上写作既生活存在与表现是我今后必须思考与执行的。
感谢郭史光宏的推荐、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给予的机会与千课万人上的每一位老师与教授的分享。这堂精神之旅让我获益良多,也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发现自己必须努力的方向。感恩。
【中】管建刚著:《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法】卢梭著:《埃米尔》,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