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第56号教师的奇迹》—— 柯尔堡道德发展阶段

按国家的教育哲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持续性且全面及综合的发展个人的潜质。不过,放眼于现今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竟成了换取一张文凭。品德的培育被忽略了。还记得在中五SPM道德考试的前几分钟,同学们纷纷赶入教室。有位残疾的同学由于行动不便,加上同学们(优等生)的争先恐后,所以只好自己扶着门槛,让位给其他同学进入。这一幕是何等的可悲。更可笑的是,这几位同学尽在SPM的道德考试中拿到了甲等的成绩。道德教育怎么变成了纸上谈兵?言与行竟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事已过五年,我一直在寻找解决纸上谈兵的方法。在看了雷夫•艾斯奎的《第五十六号教室》后,我觉得雷夫•艾斯奎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并用于我们的教育之中。

雷夫•艾斯奎以师生彼此之间的信任为地基,然后以柯尔堡的道德发展六阶段为教育理念,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品行兼优的学生。由于篇章所限,所以我只能针对柯尔堡的道德发展阶段来谈。

以下是柯尔堡的道德发展六阶段: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一切行为几乎都以不惹麻烦为原则。“安静,老师来了!”孩子们紧张地告诫彼此。他们交作业是为了不惹麻烦,他们排好队舞让老师高兴,在课堂上安静地听讲来赢得老师的宠爱。而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我们,总是威胁孩子说“不乖就要你们好看”,或是“等你爸回来,你就倒大霉了”这种思考不断被强化着。然,这种教育方法只会让孩子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盲目的满足他人的要求。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这阶段的孩子已开始因为「不惹麻烦」以外的理由做好决定了。就好像行为分析大师史基纳的行为理论所言,孩子们会因为想得到奖赏而表现良好行为。孩子们不断满足大人给与的条件以获取奖赏。老师或家长们也常常引诱孩子说:“若你考到第一名,我就带你去旅行。”这类似的话语来鼓励孩子学习。无可否认,这方法能让孩子们努力做个好孩子,但是他们还是属于盲目的跟从阶段,为了奖赏而学习,为了奖赏而生存。其实,知识本身已经是最好的奖赏了。身为老师和家长的,必须要让孩子们清楚这一点,而不是用其他的奖赏方式来鼓励孩子学习。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孩子们慢慢长大以后,也开始学会做些事情來取悦某人。家长或老师们或许会因为孩子们良好的表现而感到自豪与满足。不过,如此的孩子还是属于盲目的生活阶段,为了取悦别人而活。保有此心态的孩子,生活定然是痛苦和疲惫的。每天,孩子会为了取悦某人而思考与付出实践。试想想,假若孩子们本身就不喜欢阅读古书,却因为老师或家长的要求,而强迫自己放弃埋头于古典书籍里。这样的孩子会快乐吗?这样的孩子是我们需要的吗?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现代的教育强调摒弃人治管理,更换成法治管理。大部分老师会在进班的第一天就列明自己所定下的规则,并要学生依从之。也有部分较有创意的老师,则会与同学们一同设计班规,跟同学解释班规,并要求学生遵守规矩。按照规矩生活,本来就是一种已定的社会准则。如:我们不能在禁烟区吸烟,不能再图书馆内大声喧闹。学生遵从之并没有问题。不过,教育还可以做得更好。教师应当鼓励孩子把视野放得更宽一点,而不只是依从所有已定下的规矩来行事。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不论是对孩童或是成人而言,第五阶段都是很难企及的。在这阶段,个体会有同理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以大众的利益为主要的考量。

以《五十六号的教室》为例,雷夫•艾斯奎努力的把这观念传授给与他的学生。在他的教育之下,孩子们变得非常善解人意。上课时,学生们不大声嚷嚷,以便不吵到隔壁班的學生。有一次,当他们看见垃圾车翻覆时,他们并没有责怪那位驾驶员,捏鼻而去,反而是前去帮他把垃圾捡起。当学生们达到这一阶段后,他们就不会再去抱怨他人,反之会以对方的观点和处境来思考问题。假若,我们的教育能达到这阶段,人与人之间的争吵将不复存在,战争也将会减至最低点。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在道德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受教育者已经能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来行事。只要是他认为对和值得去做的事,他就会去实行。金钱与利益并不在行为标准的范围之内。

在这阶段的孩童,行为的目的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结果。他们学习是因为他们想要学习,而不是因为想要用此来取悦某人或换取任何的利益。以《五十六号教师》给予的例子为例:

约翰.诺斯的杰作《另一种和平 》小说的主人翁──菲尼斯──是一位卓越的运动员暨第六阶段的思考者。

某日在游泳池畔,他向琴恩表示他能当能够破校级的游泳记录。他简单的热一热身,然后跳入的泳池。一分钟后,菲尼斯破了记录。琴恩打算致电当地报章,还要菲尼斯隔天在正式计时人员和记者面前重游 一次。

不过,菲尼斯婉拒了,并要求琴恩守口如瓶,因為他想破记录,也辦到了 ,這就夠了。

柯尔堡的道德发展阶段必须要循序渐进,不能跳过先前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对倫理困境的回应更为适当。纵观身旁的友人,也包括自己,大部分的我们还徘徊于第三和第四阶段。达到第五阶段的人并不多,那就不必谈第六阶段了。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应该加以反思。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假若我们本身都无法做到一个完善的人,那么我们要如何的去教育学生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