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收到二年级学生寄给我的msn。内容如下:
·我不开心因为成绩不很好
·我的华语都是96理解, 但是数学是87 ,数学英语78 ,国语是72(书写),英语56 ,科学英语是92,科学华100分,老师你说我是不是很差呢?
·我妈妈说不要紧~我拿不到全科A了。晕,更惨是有C呀!
我不知道这是一个特例,还是典型例子。二年级学生竟然会对测验成绩如此看重。
测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能力。它只是一种测量能力的工具,而非教育的结果。但是,看看这位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如此注重测验成绩?
后续......
我尝试让自己怀着同理心去看待每一个人,希望借此多了解对方,借而了解自己。 我追寻梦想,也希望帮助孩童建设梦想,让他们的生活多一份色彩。 我尝试着,我努力着...... 希望我的努力,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带来幸福,带来思维上的改变...... 同道们,大家一块加油......
2009年9月14日星期一
教学的收获?
今天,在上课的时候,收到了两位学生的礼物和一位家长的来信。这三份东东让我感到又惊又不好意思。

第一份礼物来自贤阳同学。贤阳同学是班上的第一名。他这人挺怪的。在班上,他办事的效率很不错,不过呢,当你要他当场完成功课时,他就会变得慢吞吞,比其他优秀生同学来得慢。至于原因是什么?是他懒惰做?觉得问题没意思?不懂得做?还是其他的原因呢?我至今依旧想不通。此外,他这人拒绝接受别人的礼物。好几次,当我问同学们,要不要买礼物给他们时,他一定会举手反对,说买礼物浪费钱。不过,怎么他自己又买礼物送给我呢?搞得我自己不好意思。(我没有送过他们任何一份礼物,原因是因为他们有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学习是为了得到礼物。我不想让他们有这种错误的观念,所以拒绝送他们礼物。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同学们依旧向我讨礼物。当时,我就对他们说:“你们想要我送礼物给你们,对吧?老师偏不送。老师会以你们班,2c班的名誉捐rm50给台湾的难民。他们的家被破坏了。老师把送礼物给你们的钱,拿去送给需要帮助的人,好吗?”同学们听后,知道我是铁定心,不送他们礼物了。所以,他们都接受了我的提议,把钱捐给台湾灾民。)

第二份礼物来自世韦同学。在这之前,世韦同学已经送过我两支“hak kerajaan”的圆珠笔了。今天,当我收到他的礼物后,原以为是一个铅笔盒,就没去理会。怎知,回到学院,打开来看后,才发觉原来是一支装在盒子里的水笔。看这支笔的外表,少说也要十多零吉。他怎么买这么贵的礼物送我?当时,要是我知道他买这么贵的笔给我的话,我肯定会当场拒绝。
第三份礼物,就是学荔同学母亲的来信。当学荔母亲将信交给我时,我吓了一大跳,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她会写信给我呢?我有哪里做错了吗?当时,我不知如何是好,就笑笑的收下了信,然后把它放在桌上。放学后,同学们一一都走了,只剩下学荔和芷晴同学。后来,当学荔的母亲来后,他问我:“为何没有回电信给她的女儿呢?学荔为了能和老师聊天,要我叫她用msn。她也寄了好几封电子邮件给您,希望收到你的回复,但是,她一直等不到。”我向她表明我没有收到任何邮件。后来,她就对我说心中已写下她的电邮地址。希望我能回复她的女儿,不要让她希望落空。看到如此关心女儿的母亲,内心喜悦万分。这母亲真特别。以下是她写给我的信:

回到学院后,我分别通过msn与学荔和她母亲聊天。虽然学荔是位优秀生,但却不懂得如何表达。所以,在班上,我很难听到她说话。她总是坐在角落头,静静的听我说话,然后完成我给予他们的任务。(除了口头练习)。今天下午,在和她聊天的过程当中,她表示她自己很害怕和害羞在大家面前说话。不过,她会尝试去说话。对此,我当场极力的鼓励她和支持她的想法,并建议她向班上的馨儿同学(最多话说的同学)学习,怎知遭到她的拒绝。她认为她说太多话了。当时,我就向她解释多说话的好处。然后,向她表示,若她不想象馨儿那般会说话,那么可以学学其他的同学。她接受了我的意见,并表示会努力和尝试多说话。在谈话中,学荔也表示她很爱她的妈咪。看到她如此的表示,真为她母女俩感到高兴。他们之间的感情真好。
晚上八时左右,我在msn遇到了学荔的母亲。在和她聊天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母女俩的之间相互关心和疼爱的情感。母亲向我表示感谢,而我呢,当然是说出我鼓励学荔多说话的建议和极力称赞她的母亲。有其女,必有其母。她母亲尽然突然间杀出一句:“我是一个很明理的新潮的妈妈啦!”炸到!她尽然会这么说自己。不过,我个人认为她确实有资格说这句话。
三份礼物,每一份都让我感到惊喜与惊讶。为了回报同学们送我的礼物和送给我的真心,我能回报的,也就是我的真心。离“专业”老师的路途还很遥远,但我会努力的往前走,不让那些对我有期望和喜欢我的学生失望。

第一份礼物来自贤阳同学。贤阳同学是班上的第一名。他这人挺怪的。在班上,他办事的效率很不错,不过呢,当你要他当场完成功课时,他就会变得慢吞吞,比其他优秀生同学来得慢。至于原因是什么?是他懒惰做?觉得问题没意思?不懂得做?还是其他的原因呢?我至今依旧想不通。此外,他这人拒绝接受别人的礼物。好几次,当我问同学们,要不要买礼物给他们时,他一定会举手反对,说买礼物浪费钱。不过,怎么他自己又买礼物送给我呢?搞得我自己不好意思。(我没有送过他们任何一份礼物,原因是因为他们有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学习是为了得到礼物。我不想让他们有这种错误的观念,所以拒绝送他们礼物。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同学们依旧向我讨礼物。当时,我就对他们说:“你们想要我送礼物给你们,对吧?老师偏不送。老师会以你们班,2c班的名誉捐rm50给台湾的难民。他们的家被破坏了。老师把送礼物给你们的钱,拿去送给需要帮助的人,好吗?”同学们听后,知道我是铁定心,不送他们礼物了。所以,他们都接受了我的提议,把钱捐给台湾灾民。)

第二份礼物来自世韦同学。在这之前,世韦同学已经送过我两支“hak kerajaan”的圆珠笔了。今天,当我收到他的礼物后,原以为是一个铅笔盒,就没去理会。怎知,回到学院,打开来看后,才发觉原来是一支装在盒子里的水笔。看这支笔的外表,少说也要十多零吉。他怎么买这么贵的礼物送我?当时,要是我知道他买这么贵的笔给我的话,我肯定会当场拒绝。
第三份礼物,就是学荔同学母亲的来信。当学荔母亲将信交给我时,我吓了一大跳,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她会写信给我呢?我有哪里做错了吗?当时,我不知如何是好,就笑笑的收下了信,然后把它放在桌上。放学后,同学们一一都走了,只剩下学荔和芷晴同学。后来,当学荔的母亲来后,他问我:“为何没有回电信给她的女儿呢?学荔为了能和老师聊天,要我叫她用msn。她也寄了好几封电子邮件给您,希望收到你的回复,但是,她一直等不到。”我向她表明我没有收到任何邮件。后来,她就对我说心中已写下她的电邮地址。希望我能回复她的女儿,不要让她希望落空。看到如此关心女儿的母亲,内心喜悦万分。这母亲真特别。以下是她写给我的信:

回到学院后,我分别通过msn与学荔和她母亲聊天。虽然学荔是位优秀生,但却不懂得如何表达。所以,在班上,我很难听到她说话。她总是坐在角落头,静静的听我说话,然后完成我给予他们的任务。(除了口头练习)。今天下午,在和她聊天的过程当中,她表示她自己很害怕和害羞在大家面前说话。不过,她会尝试去说话。对此,我当场极力的鼓励她和支持她的想法,并建议她向班上的馨儿同学(最多话说的同学)学习,怎知遭到她的拒绝。她认为她说太多话了。当时,我就向她解释多说话的好处。然后,向她表示,若她不想象馨儿那般会说话,那么可以学学其他的同学。她接受了我的意见,并表示会努力和尝试多说话。在谈话中,学荔也表示她很爱她的妈咪。看到她如此的表示,真为她母女俩感到高兴。他们之间的感情真好。
晚上八时左右,我在msn遇到了学荔的母亲。在和她聊天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母女俩的之间相互关心和疼爱的情感。母亲向我表示感谢,而我呢,当然是说出我鼓励学荔多说话的建议和极力称赞她的母亲。有其女,必有其母。她母亲尽然突然间杀出一句:“我是一个很明理的新潮的妈妈啦!”炸到!她尽然会这么说自己。不过,我个人认为她确实有资格说这句话。
三份礼物,每一份都让我感到惊喜与惊讶。为了回报同学们送我的礼物和送给我的真心,我能回报的,也就是我的真心。离“专业”老师的路途还很遥远,但我会努力的往前走,不让那些对我有期望和喜欢我的学生失望。
2009年9月13日星期日
后续
在上完看图作文课后,教师给学生们说了《古利和古拉》的故事。由于绘本太小,所以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来听我说故事。有的跑去上厕所,有的站在门口看帮我监督其他同学,看他们有没有乱乱跑。在同学们离开之前,我们一块边唱“小爱心”,一边比手语。当时,虽然我们没有播放音乐,但同学们依旧乐于这首歌之中。看到学生的表演,内心感到甜丝丝。
《小爱心》
伸出你的小手心
让我给你送个礼
一二三颗小爱心
送进你的袋袋里
从今我们有活力
更努力 勤学习
天天说声我爱你
在一起 真喜欢
真喜欢 小爱心
与同学们的相处,让我感到无比的欢喜。他们带给我快乐,带给我成长。一对对明亮的眼睛在注视着我。浮现在脑海里的是一位位的天使。天使的身上都带有一颗颗的爱心。因为他们,让我的生活有了方向。因为他们,让我感到我的重要性。学生们将他们的爱心交给了我。而我能做的,就是将我的心交给他们,然后向他们说一声“谢谢你,爱心天使”。
看图作文教学
一开始,教学的第一步骤,我变分发了一张图片给每一位学生。(如下)

接着,我让学生看一看图片,然后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引导他们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引导方式如下:
1. 这是什么地方?
2. 图片中有谁?他们是什么关系?
3. 今天会是什么日子呢?
4. 他们在做些什么工作?
5. 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
6. 他们带着什么心情工作?
7. 你们觉得最后会怎样?环境会变成怎样?同学们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感受?
大部分的同学积极参与讨论。
在这之后,我让他们将此图的图意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打扫的经验。在学生们说了一轮后,我便分发了活动卷给他们,然后,要求他们依据图意,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步骤二)。
1. 图片中的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2. 谁和谁决定到学校?
3. 谁和谁决定到学校做什么?
4. 他们有没有分工合作?
5. 谁负责什么?
6. 谁和谁负责什么?
7. 他们花了多久完成打扫工作。
8. 学校变得很怎样?
9. 同学们心情如何?
10.同学们带着什么心情回家?

在这环节,学生们花了二十多分钟完成所有的问题。这时间和预定的时间相差很多。而问题的主因,是因为教师没有让学生看够和看透图画中的图意。所以,他们对该图片还很陌生,在回答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在教学的第三步骤,教师让学生们尝试将活动卷的1、2、3题得答案连成一个段落。馨儿同学很快的就完成了这任务。当馨儿同学完成这任务时,老师只是随口称赞她一句。这样做是不足的。在当时候,教师应该要大力的称赞她,并说一说她的句子哪里造的好。这点我尽然忽略,我真该打。
教师随后就展示了自己的例文,让学生看一看教师是怎样将问题1、2、3的答案连贯成作文的第一段。(我觉得我当时的解释不够明确,而且问题设计得不是很理想,以致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衔接指定的答案成作文的第一段落。)
随后,教师让学生们将4、5和6的答案连成作文的第二段落。在这环节,教师一开始没有触发学生想写字的念头,所以学生并没有积极的投入于其中。后来,当教师将各小组的表现拿来对比时,各小组才开始积极的书写,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给予的任务。最后,在指定的时间内,只有一个小组没有完成指定的任务。
在评价阶段,教师先后展示两篇学生的创作,并开始当面批改学生的创作。在讲评当中,教师注重在句子的连贯性。当有错别字时,教师只是把该字圈起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该字写错的地方。比如,在第二段中,段落中会出现“他们”和“某某同学和我”。此时,教师会让学生找一找这段落中哪里出现了问题?最后,佩仪同学发现了这问题。

在学生书写之前的步骤,教师由于没有让学生看透图片,以致学生没有把图片中的老师写进作文里。还有的就是,教师在教学的一开始的时侯,没有指导学生依据方面观察图片(虽然教师有在学生书写段落环节时一组一组的去指导学生按方向书写,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听进去)。所以,在学生创造的段落中,他们的观察是没有依照方向来书写的。教师在讲评环节时,针对这一点,向学生讲解了按方向书写的必要和重要性。

在结束之前,虽然教师有准备范文,但却忘了展示出来。这点又是一大败笔,让教学悬在半空,没有一个整体性,没有一个完美的句号。

接着,我让学生看一看图片,然后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引导他们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引导方式如下:
1. 这是什么地方?
2. 图片中有谁?他们是什么关系?
3. 今天会是什么日子呢?
4. 他们在做些什么工作?
5. 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
6. 他们带着什么心情工作?
7. 你们觉得最后会怎样?环境会变成怎样?同学们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感受?
大部分的同学积极参与讨论。
在这之后,我让他们将此图的图意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打扫的经验。在学生们说了一轮后,我便分发了活动卷给他们,然后,要求他们依据图意,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步骤二)。
1. 图片中的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2. 谁和谁决定到学校?
3. 谁和谁决定到学校做什么?
4. 他们有没有分工合作?
5. 谁负责什么?
6. 谁和谁负责什么?
7. 他们花了多久完成打扫工作。
8. 学校变得很怎样?
9. 同学们心情如何?
10.同学们带着什么心情回家?

在这环节,学生们花了二十多分钟完成所有的问题。这时间和预定的时间相差很多。而问题的主因,是因为教师没有让学生看够和看透图画中的图意。所以,他们对该图片还很陌生,在回答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在教学的第三步骤,教师让学生们尝试将活动卷的1、2、3题得答案连成一个段落。馨儿同学很快的就完成了这任务。当馨儿同学完成这任务时,老师只是随口称赞她一句。这样做是不足的。在当时候,教师应该要大力的称赞她,并说一说她的句子哪里造的好。这点我尽然忽略,我真该打。
教师随后就展示了自己的例文,让学生看一看教师是怎样将问题1、2、3的答案连贯成作文的第一段。(我觉得我当时的解释不够明确,而且问题设计得不是很理想,以致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衔接指定的答案成作文的第一段落。)
随后,教师让学生们将4、5和6的答案连成作文的第二段落。在这环节,教师一开始没有触发学生想写字的念头,所以学生并没有积极的投入于其中。后来,当教师将各小组的表现拿来对比时,各小组才开始积极的书写,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给予的任务。最后,在指定的时间内,只有一个小组没有完成指定的任务。
在评价阶段,教师先后展示两篇学生的创作,并开始当面批改学生的创作。在讲评当中,教师注重在句子的连贯性。当有错别字时,教师只是把该字圈起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该字写错的地方。比如,在第二段中,段落中会出现“他们”和“某某同学和我”。此时,教师会让学生找一找这段落中哪里出现了问题?最后,佩仪同学发现了这问题。

在学生书写之前的步骤,教师由于没有让学生看透图片,以致学生没有把图片中的老师写进作文里。还有的就是,教师在教学的一开始的时侯,没有指导学生依据方面观察图片(虽然教师有在学生书写段落环节时一组一组的去指导学生按方向书写,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听进去)。所以,在学生创造的段落中,他们的观察是没有依照方向来书写的。教师在讲评环节时,针对这一点,向学生讲解了按方向书写的必要和重要性。

在结束之前,虽然教师有准备范文,但却忘了展示出来。这点又是一大败笔,让教学悬在半空,没有一个整体性,没有一个完美的句号。
前言

昨天,驾着光宏的战车(honda100),从立卑前往劳勿(55公里)。把光宏的honda100称为“战车”,好像有点不适当,因为它的车速最快只达80km/jam。这可苦了我的脊椎骨和屁股。虽然只有55公里,但却得花50分钟才能抵达目的地。
这一次前往劳勿的目的是给双溪内的2c班同学上一堂看图作文课。说来惭愧,表面看起来我好想很伟大,其实不然。在实习期间,本该教导一堂作文教学课的我,尽然忘了此事。所以,只好要求同学们在周日特地到学校让我补上一堂作文课。
在两个小时的课中,我的安排如下:
一开始,我先让同学们打扫课室,以配合我接下来的教学(引起动机)。接着,在上课前,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进入状况,我给他们说了《青蛙王子》的故事。故事的篇幅虽然很长(我花了十分钟才把故事讲完),但同学们都陶醉于故事之中。在说完故事之后,看图作文的教学就掀起了序幕……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