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8日星期日

打?不打?

懒惰虫又来了。一位没交,两位交了没做,两位敷衍了事。讲了不听,念了经也无效,看来得强硬些了。

“这几位同学站出来”走进教室,站在课室前方,拿着一叠书,“快点,别浪费其他人的时间。”

“我肯定逃不了!”一位学生正在向朋友“炫耀”。

“你还敢说?”被他一句火上加油的话刺激,我双眼瞪大注视着他,“你的功课不是没交,交了没做或随意做。我都生气了,你还不怕,在那儿说话。”

几位没交功课的学生站在眼前。这几张熟悉的脸,让我又气又懊恼。气,气在他们不做功课,非不会做;懊恼,我至今想不到让他们按时完成功课的方法。长久下去,学业必然退步,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步伐。

说不进脑,只好来硬的。我将脸侧向左边教师桌寻找藤鞭踪影。

发现藤鞭,左脚提起,扭动下半身,摆向藤鞭方向,右脚随着左脚,往藤鞭迈去。此时,外表看似愤怒,内心却是复杂难熬。鞭在生上,痛在我心。鞭打,只是治标不治本,短暂的推动。学生不做功课原因为何,不是那一鞭就能解决的。果真如此,教育就太简单了。


 内心无比挣扎的我,已走回原位。“打?不打?”看着学生害怕眼神,想起学生不做功课的态度,我下不了决定。“打?不打?真打?假打?”我该怎么办?已到了这地步,不打,学生可能会骑上头。不打,是不行的了。一定得打。但,我不舍,不愿让学生受这皮肉之苦。

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有了!我再次走向教师桌。与刚才不同,此时的我,内心不再挣扎,不再难过。站在教师桌旁,高高举起藤鞭,用力往下一挥,“碰”。全班雅雀无声,一双双惶恐的眼睛注视着我,或低着头。

“如果,我这鞭打在你们手上,你觉得你们的手会怎样?”我注视着学生,无人敢回答。看来 ,藤鞭的效益已有了,我无需鞭打学生,让彼此都受伤。

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课堂学习气氛已被打扰,我也耗费太多时间在这事之上。是时候该结束了。但,此课的我们怎还有心情上课?既然上不了课,那就不上了,让学生动动笔和脑,写一写刚才发生的事件、看法与建议吧。

寂静的课室里,听到“刷刷刷”,铅笔与纸张摩擦的声音,也听到学生因不知怎样写的“呼吸声”。

教育啊,不简单,不简单……

时间,对不起。

“老师,《我手写我心》呢?”
“我最近很忙,给我一点时间。”
“老师,《我手写我心》出了吗?”
“再给我一些时间,我最近忙到连睡觉都没时间了。”
“老师……,没事了。”
“噢。”

不知不觉,第二学期开课了,《我手写我心》上半年只出了一期。期刊的停产,在学生写作热方面带来巨大影响。学生写作气氛低迷,文中少了“生气”,周记越写越短。看着学生表现,自责随之而生。我的“忙”,让学生写作能力停滞不前了。假设,我上半年不间断地出版期刊,学生写作风气定然是另一番风景。


“为何六个月的上课日,只出版了一期?”我质问自己。校务繁忙?是的。私事繁杂?是的。懒虫繁多?是的。以上三点都是都有,然,最重要的根源在于“时间管理”。

头脑非电脑,不能够一开机就正常操作;人非机器,输入指令就立即行动;时间非游戏,过去了还可以重来。身心的疲累,外在的诱惑,如:上网、嘴馋等,常让我用上较长时间完成一项任务或工作。任务完成时间拉长,一天仅有的24小时却没改变。教书、设计教学、开会、批改作业、休息和睡眠瓜分了24小时。《我手写我心》等事项被排挤出来。

一日复一日,期刊难产了。终日看似繁忙的我,却是瞎忙一场,什么事务也没做到。

时间啊时间,真对不起,糟蹋了你;期刊啊期刊,真不好意思,几乎遗弃了你。

张老师,是时候卷起袖子,不间断出版期刊了。“你”别再懒惰下去了哦。

2012年10月9日星期二

回馈社会——特殊学校当义工


为了避开昏睡状态,我放学后到特殊儿童学校当义工。
上周五,我得知昔加末拥有一间柔佛州设备最齐全的特殊儿童学校。家长或校方会把有需要的孩子或学生送来此释放压力或接受治疗。因此,除了智障、过动儿、自闭儿等特殊学生外,正常的孩子也会送来此接受治疗。主办人告知,除了本县的学生外,外县、其它州属,甚至是新加坡人都会把学生送来此。至目前为止,最远的学生来自中国。

第一天当义工,我负责照顾拥有自闭且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这些孩子听得懂话语,却不会说话或不愿开口。所以,除了咦啊咦啊外,就只能听到哭声。在接受治疗时,他们无法将图形放进相同图形的模里。每当他们拿到一个图形,就直接放,不考虑是否适合。这举动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空间感出现问题吧。

相处下来,一位自闭儿的举动让我感到好奇。他特别粘我,一直要我抱着他。刚开始,他安静的待在我的怀里,后来,他突然变得急躁不安,开始哭泣,并要我走进内厅。比手画脚中,我才知道这孩子不允许播放儿歌的光碟。他命令和恳求我马上关掉电视。当我把电视关了,他立即停止哭泣和平静了下来。后来,当儿歌再次响起时,这孩子再次变得焦虑与急躁。虽然我已经远离了内厅,但他却哭着要我走回去关了儿歌。在无计可施之下,工作人员把儿歌换成了卡通片,而这儿童也渐渐地平复下来。这孩子为何不允许播放儿歌?是因为他害怕,还是……?若是害怕,为何他会害怕?这问题或许和他自闭有关,或许能治愈他的自闭症。

三句不离本行。身为教师,免不了会注意这些儿童所受的教育。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特殊学校的两个地方。第一,主办人播放内容不易儿童观看的gangdam style让他们学跳舞。其中一位儿童边遮着眼睛,边偷看,边说:“妈妈说摇屁股这些不能看,是不好的。”确实,这些画面不适合学生观看。主办人应以孩子的角度来选择短片。另一件事,就是他们要求孩子背诵《弟子规》及要求孩子按照命令接受治疗。从这两件事可看出,孩子的兴趣不在考虑之内。学生需要按照他们给予的指令行动。我个人认为,若他们能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治疗的效果会倍增。孩子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痊愈。

以上这一切,是我两天——四个小时的观察。进一步的反思需待往后的相处与观察。



2012年7月25日星期三

无价之宝


    华语补习课前,学生从书橱上拿下纸箱,掏出我的宝物——《新语文读本》《快乐语文读本》《朱自强儿童文学读本》《全阅读》四套读物来阅读,以便能从中选出可能被选定为下一期《我手写我心》“美文分享天地”一栏中的文章。

    学生翻阅目录,选择喜欢的题目,开始阅读。佳瑩坐躺在椅上享受于阅读,惠珍坐在椅上直起身子认真阅读,凯芸站着轻声细读,恭来则翻阅着每本书的目录,寻找之前读过的一篇美文《鲜奶油蛋糕》。看着他们认真与主动阅读的身影,内心感到甜丝丝的。

    根据我定下的条规,每位学生只能介绍一篇长篇美文和两篇短文或诗歌。学生大量阅读后,各自选择所要介绍的文章,互相传阅默读。传阅是为了确保学生在选定刊用文章之前读过所有入选的文章,默读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之美外,也能去感受其他同学的阅读口味。如此,学生互相影响着,语文能力在不知不觉间得以提升。

    传阅默读,与前几次采用的朗读方式所取得的效果不同。先前,学生以朗读方式介绍文章。朗读让他们通过听觉感受文章的语感与韵律美,也训练读者的朗读能力。学生语感及朗读能力因此得以提升。今后,我将采用替换方式,让学生以默读与朗读方式去感受文章。

    然,事实是残酷的,虽所选文章已是百里挑一的精选,学生依旧得从中选出一篇长篇和短篇美文。他们为此感到苦恼着。在深思熟虑10秒钟后,他们以投票方式选定刊登的文章。

    结果出炉,残酷之后,矛盾时刻到来。学生因为所选文章被采用要写推荐语而皱起了眉头,但眉头下有的竟是投射出得意之色的眼神;其他学生因不用写推荐语而发出庆幸的欢笑声,但笑声中却夹杂着失落之感。

    阅读课,在矛盾之中结束,迎来了接下来的写作课。学生不断“选”与“读”的美文与所写文章将刊登于下一期期刊里。期刊因学生所选和所写的文章而变得意义非凡。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后,当他们拿出纸箱,掏出宝物来时,那将不再是我那四套读物,而是满载他们童年回忆的无价之宝——《我手写我心》。

2012年7月24日星期二

反将一军


放学钟声响起,意味着两周一次高年级华文补习课来到了。吃过午餐——饼干,我打算到图书馆去安装投影机,为补习做准备。走到图书馆,我才想起忘了通知学生到图书馆补习。

一眼望去,他们的课室离我这儿只有一百多米。

“有点懒惰,用喊的就行了。他们应该听得到。”

“恭来……”

“佳瑩……”

“凯芸……”

“奇怪,怎么都没回应?”我歪着头看着他们的课室门口,“看来,得气聚丹田,用丹田的力喊了。”


“荀阡……”我用“狮子吼”喊了三声,还是没反应。


满是疑惑与无计可施的我,被迫开“十一号巴士”到他们班。走近课室时,我听到了他们的笑声。我嘴里念着:“这群小瓜,不是在玩我吧?”。走到班上,猜想果然没错,一个人影都没有,我上当了。


“快点出来,没时间了。”我走过去敲隔壁教室的门,却没反应。我推开门一看,课室里根本没人。


“哈哈哈……”学生的笑声从五年级课室传来。我转过头,走回课室,脑里想着要念什么经,恭来竟跳到了我的眼前。


“你们真大胆,连老师也敢玩?”我嘴里说着,嘴角笑着。


眼前,有些同学笑到弯下腰;有些笑到眼睛眯成一条线;有些笑到趴在桌上。不管他们怎么笑,眼睛都在注视着我,看我会有什么反应。


“给学生作弄,太丢脸了,我得将回他们一军,挽回面子。” 我睁大双眼瞪着他们,心里想着,“有了,我看你们还可以笑多久。”


“你们太过分了。”我用严肃的口吻说着,“今天,我要罚你们……把刚才的事写成一篇文章。”


“什么?”学生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不是吧?”


“没错,你们的听力都都没问题。今天就以此写作题材,书写文章。”


“啊,早知道就不要作弄老师了。”

“都是你害的!”

“哈哈,你们现在后悔已经太晚了!”我双手叉着腰,抬头望着天花板大笑,“我看你们今后还敢作弄我吗?”